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
课程导航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报名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新闻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环境
热门课程:
400-888-4846
  • 学校新闻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行业将走上黄金时期
 
  全民健身不仅需要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转变观念,将全民健身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考核目标,作为一项考评内容
 
  10月19日举行的北京马拉松比赛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雾霾天气来袭,还因为报名选手太多,所以半程马拉松需要摇号进行,中签率为14.2%。
 
  此前,9月15日的上海马拉松报名出现了“仅仅数小时1.8万个全半程名额就被一扫而空”的一幕,被调侃为“比春运抢票还难”。
 
  参与者抱怨马拉松赛事举办太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经过多少手续。
 
  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中央国家机关户外运动健身协会副秘书长徐家力看来,意见的出台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将从“*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变,也就是说,人民的整体素质、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同时也显示出国务院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坚定决心。
 
  全民健身需转变观念
 
  徐家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一直以来都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所有有关体育的配套措施都是为了满足竞技体育而建,全民健身并没有纳入其中,这也是全民健身面临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经历了以奥运战略为核心的高速发展期,在竞技体育、精英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由于种种原因,*体育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很多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改革进程。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参与全民健身、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有了更高要求。
 
  这次国务院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标志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新的切入口,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从“*体育”向“全民体育”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对于*体育深化改革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
 
  徐家力告诉记者,其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国家体育系统就已经开始了对全民健身的讨论。但是,长期以来囿于种种原因,全民健身的推行受到限制。
 
  徐家力认为,全民健身不仅需要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转变观念,将全民健身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考核目标,作为一项考评内容。
 
  赛事减少审批让全民参与
 
  将在11月举办的广州马拉松赛报名工作启动不到3天的时间内,报名申请人数就突破了3.5万。
 
  今年在国内其他地区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也是场场爆满。由此不难看出,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高涨。
 
  根据*田径协会官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举办的注册马拉松赛事为50场。同样的比赛在美国每年有700多场,日本也有200多场。
 
  *奥委会副主席、*田协主席段世杰认为,对身体和意志品质大有裨益的*马拉松赛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
 
  有媒体做过一个简单的梳理,如果想办一场全国、国际性质的比赛,必须要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审批,而要想*国家体育总局的审批,就要经过区县一级的体育局、市级体育局、省级体育局的层层审批。审批完成之后,还要和相关的各个部门打交道,这些部门包括公安、市容、市政、卫生、交通、电力等。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岩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体育赛事的层层行政审批实际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十几年前,在全国性国际性赛事的审批上,国家体育总局只接受“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申报,普通的个人和企业是不能举办体育赛事的,由此产生所谓的赛事审批。
 
  刘岩坦陈,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企业、个人举办体育赛事的热情高涨,层层的审批制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这次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进职业体育改革等。
 
  在具体举措方面,出现了“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的规定。
 
  *新的消息是,现在的商业性和群体性体育赛事的审批,体育总局已经决定取消,目前正在制定文件,不久就会公布。
 
  徐家力认为,所谓的简政放权,就是要体育部门放权,把权力交给市场。
 
  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
 
  重庆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个甲级体育场,一直是重庆各足球俱乐部的主场。而如今,大田湾体育场变成了一块菜地。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标准体育场馆超过54万个。近几年,随着我国承办的各类大型赛事的增多,各地投入巨资,新建了一座座大型体育场馆。
 
  一边是闲置的大型体育场,另一边是人均不足的体育场地面积——这就是徐家力所说的,所有有关体育的配套措施都是为了满足竞技体育而建,而非全民健身。
 
  长期以来,国内大量的体育场馆是为满足高水平竞赛而建,不少场馆在举办完赛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闲置。据粗略调查统计,全国有6000多个大型体育场馆,数量明显不足,定位于为大众健身服务的中小型场馆设施缺口更大。
 
  意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亦表示,一个城市大型场馆不宜多,应该更多建一些老百姓身边的中小型场馆。公众真正需要的是深入社区的运动场所,设施规格不用很高,满足基本的健身锻炼需求即可。
 
  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
 
  意见还增加了“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等新要求,并给出具体措施:“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等。
 
  事实上,早在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对此也有涉及,如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了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全民健身器材的责任,对学校体育活动和场地开放也作出了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
 
  分析原因,法律专家认为,《全民健身条例》是一部综合性法规,宏观性、原则性规定较多,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方差异较大;参与全民健身的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求;社区、学校及乡镇的全民健身发展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条例的真正而有效落实,还要靠配套法规及实施细则。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也表示,其实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提出了整合资源,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要求,只是目前具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我们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还要继续在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和引导,推动各级政府拿出具体措施,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在我国,体育馆属于功能性建筑,无论是修建还是管理,社会力量都无法参与其中。徐家力认为,如果把各地体育馆的管理权从体育局下放出去,这样,体育馆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也更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推进。
 
  今年9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限度为企业松绑,让各种体育资源火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