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点滴细节构成的,细节的忽视往往容易让父母对*的教育多走很多弯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岁前后的*逐渐出现了真正的爱心,已能够感受到别人明显表现出来的痛苦。因此,当父母情绪明显发生变化时,*会变得很“乖”,同时还开始用简单的言语和行动去安慰“受难者”,比如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或者用父母常安慰自己的体语等向别人表示同情和理解。
*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年后爱心的*初反映,所以,父母应在平时注意多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这些言行会深深打动*心灵,感染和唤起*对别人的关心。此时*不要限制*表达同情的行为,甚至粗暴拒绝*,而应该给*恰当的机会来表达他的爱心。当*以他独有的方式向你表达同情时,请愉快地接受,并诚恳地向*道谢,这种处理方式会强化*的这种行为。
可见,教育要在细节上做文章,要求父母能有一颗敏感的心去察觉它的意义,进而对*进行简单明确的指导,效果要比一千次的叮咛强得多。因为很多时候,细节虽微不足道,但能从“小事不小”中做文章,更体现父母对*的导向、行为要求。因此,父母想让*具备什么品格,就要在平时的日常小事、细节中积极地去灌输和熏陶。*的良好品质与习惯,都来自日常生活看似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千万不要让无数个不良的细节和小事,腐蚀了*的心灵,慢慢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
对*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事无巨细,小到吃饭穿衣、大到行为准则,都要把握好。同时,**善于模仿和感知,父母也要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是否处理得当,用自己的好习惯来衍化*的良好言行。就像很多家长教育*要热爱学习、爱惜书本,自己却用书垫桌脚、乱撕乱画一样,*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从细微的地方看到父母的本心。父母对*的一句轻声问候、一个亲昵动作都会成为亲子沟通中*有效的强音,成为*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千万别忽视了细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