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迎来了学生的毕业季。学业告一段落的学子们将回归家庭,休养、充电,准备新学期重新出发。对于足迹遍布世界各大名校的爱迪人来说,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就是他们回家省亲的“大本营”。7月3日,近千名留学海外的学子们齐聚爱迪,为母校庆生。无论是红毯秀的淡定,还是学霸谈的感恩,爱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植根骨髓的爱迪范儿。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李琦
现场
校友走红毯现淡定范儿
红毯、射灯、音乐、记者群访、粉丝签名……这些通常出现在国际型盛大庆典中的环节被搬到了北京爱迪国际学校的校庆现场。随着主持人的介绍,近千名曾在爱迪学习、成长,又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远赴异国求学的学子们逐一踏上红毯,向母校师生汇报自己的收获。虽然没有拖地长裙、华服裹身,但每一名爱迪学子脸上都写满了自信与淡定。刚刚走完红毯的2010届毕业生,如今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高一凡对此解读称,“我们无需外在的包装,内在的气场足以撑起这个场子,这就是爱迪范儿!”
与师哥师姐们的淡定自若不同,红毯两边围观的爱迪*部的小粉丝们就不那么淡定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小本子、小卡片,寻找机会找偶像求签名。一名初一年级的小女生说,“学姐们都很厉害,也很漂亮,我也想成为她们那样的人!”
小记者满场飞现专业范儿
爱迪记者俱乐部的小记者们也成为校庆的一道风景。无论是红毯区的群访,还是各展区的定位采访,或是锁定目标的盯人采访……校园的每一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记者俱乐部部长介绍说,他们在校庆前做了充分准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他们还搜集了各届毕业生的资料,从中挑选出风云人物,作为重点“蹲守”的对象。对于每一位关键人物报道,都列出采访提纲。问题主要涉及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感受,所学专业有什么优势,准备为今后出国的学弟学妹们支招。小记者们采访的稿件会在每周一期的校刊中登出。
在众多被访者中,“学霸”武慧婷是小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都希望能从偶像身上多取点经。有幸“围堵”到她的小记者说,“学霸师姐建议我们要在出国前把好英语关,因为进入国外大学后,几乎每天都有约200页的英文阅读。真心把我吓到了!”而在生活方面,师兄师姐的经历又让他们心生向往。一名采访风云学姐乔祎楠的小记者说,在澳洲墨尔本的美食很多,吃货们可以选择去那里读书。经过这次校庆采访,俱乐部的小记者们都从“前辈”身上汲取了养分,希望若干年后,自己回到母校时,也能被学弟学妹们作为关键人物采访。
学生故事
爱迪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武慧婷是爱迪学校公认的学霸,这个在国内并不占优的偏科生,以WACE(西澳州教育证书)考试中99.9接近满分的成绩,被澳洲国立大学精算专业录取。她感恩地说,“爱迪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不仅让我圆梦理想大学,也是我未来职业规划的*导师”。
原本就读于山西阳泉一中的武慧婷,理科和英语成绩都很优秀,但由于语文成绩拖后腿,无法进入北大、清华这类国内*名校,便选择爱迪学校。进入理科班后,爱迪的教学模式很对她的胃口,“我不用整天泡在题海里与难题为伍,爱迪更注重思维的养成,培养思考能力”。同时,武慧婷的性格也更加阳光。她的妈妈郝女士说,老家的学校是万人过独木桥,过大的竞争压力让*很压抑。进入爱迪后,婷婷说,“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特长,班级像个大家庭,完全没有压迫感。”在爱迪修炼的平和心态,激发出武慧婷善于交流、勇于尝试的天性,让她在澳洲留学时成为大学各类社团的红人,并主动承担起宿舍长的任务。“学校给我这些机会不仅是因为成绩好,领导力、人际关系也很重要,这些都是爱迪教会我的”,武慧婷如是说。
如今就读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专业并不是武慧婷*初的选择,在转专业的过程中,爱迪老师的建议也起到关键作用。当初进入精算专业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还有很多*留学生扎堆在这个专业。一次闲聊时,学校工程学院的老师得知情况后,把她介绍给工程系主任,并推荐她参加精英班,如果成绩在80分以上,还能获得每年5000澳币的奖学金。武慧婷坦言,“转专业并不是为了奖学金,而是这个专业打动了我。当时爱迪老师在做升学指导时建议我们,在申请国外大学时,专业要比学校重要,而在选择专业时,首要的是兴趣和就业前景。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在权衡了这两个因素以后,我决定转专业”。
另一个促使武慧婷转专业的原因是这个精英班学制4年,包括部分硕士课程,毕业后如想拿到硕士学位,只需再读半年的课程。“这样读下来专业的连续性强,根据爱迪老师帮我在出国前做的职业规划,我想在硕士毕业后先工作两年,确定了未来职业方向后,再选择相关专业读个博士,毕业后根据就业前景决定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对话
北京爱迪国际学校校长连虓
兴趣至上搭建寻梦平台
京华教育:毕业的校友中,有不少学生在进入爱迪之前对学业甚至前途都比较悲观,却在走出爱迪时变得乐观开朗。爱迪是如何让他们脱胎换骨的?
连虓:我们的校庆没有领导训话和师长端着架子剪红彩,全部是学长学弟欢歌笑语的交流。学校要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殿堂之中做主人,自然会乐观开朗。他们选择在爱迪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做自己梦想中的事情,当然会自信和执着。
能爬上金子塔尖的人毕
竟是少数,*们能追求自己的梦想,上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就是成功。在爱迪,不是大学选择*,而是*们在选大学。因此,使得他们脱胎换骨的是爱迪的教育体制和充足的大学资源。
京华教育:很多毕业生形容在爱迪*的感受是“爱迪是引路人”。爱迪在育人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连虓:“兴趣是*的老师”。*的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一个他们可以展示、探索、尝试的环境中所崭露出来,继而被老师和家长引导加以打造,*终成为特长,也就是说学校要给学生一个寻找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和平台。很多家长从小就让*们学习钢琴、舞蹈、美术、数学等很多东西,而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爱好,所以不少**终厌学和放弃,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爱迪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升学指导服务中心”。老师们不断地收集和整理学生们需要的各种社会、学习、就业、个人发展等信息,打包存档,供*们选择和吸收。爱迪学校为*们创造了一个实践和寻梦的平台,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前行。
爱迪之声
@郭旭2010:无论之前在公立初*是什么样子,只要到了爱迪,每个人的发光点都会被发掘出来。经过一条龙式的培养,变成自己的长处。可以说爱迪是我们潜力的孵化器,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优秀的。
@武慧婷2011:*想念爱迪的菜!因为澳洲国立大学没有食堂,日常三餐需要自给自足。三明治吃多了,就愈发怀念母校的美食,尤其是麻婆豆腐!
@邹菁WACE教务长:经过在爱迪的提前预热,看到我的*们都能在海外的学习中顺利接轨,感到很欣慰。但是很多*反映在国外胆大的学生吃得开!因为在爱迪,学校会给他们创造很多机会,但到了国外,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所以,在这种角色转化的过程中,要变得更加主动。我希望*们要多积累一些打工等社会经验,多与房东和外籍学生交流,尽快融入当地的圈子,对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张桐赫2010:记得*次从内蒙古来到爱迪时的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对未来几乎丧失了信心。当时根本无法想象,我能在几年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读工业设计。那是一个冬天,夜幕都降临了,是连校长在充满雾气的玻璃上,徒手为我制定的人生轨迹,点亮了我追求梦想的心。每想起那个瞬间,我都充满力量,支持我在这条艺术之路上欢快地跑下去!
@彭嘉梁2011:爱迪让我快速独立,从一个被家人照顾的*,变成打理妹妹吃穿用的大男人!在太原老家时,生活琐事从不用自己操心。和小3岁的妹妹来到爱迪后,我就成了一家之主,在老师的调教下,做饭、洗衣服都学会了,还把妹妹的“家务活”都揽上身。虽然刚开始觉得辛苦,但是出国后发现,这些手艺很受用,能很快适应海外的生活。
@赵翰清2011:爱迪让我打开了话匣子!这里很自由,包容的氛围让我这个只知道泡在物理世界里的“闷葫芦”找到了同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