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把“美”换成“文学”,意义类同。只是,又该怎么培养审美之眼、文学之眼呢?方式很多,其中一种*扎实、*直接、*多好处的做法,就是读书,而且是读经典。
在阅读经典之前,我们得先谈谈,何谓文学?又或者说,何谓艺术?艺术是上层阶级的乳酪蛋糕,只为某等级别的人服务?还是艺术是为广大人民而设?而文学,是纯文学,为文学而为文学,还是政教不分,为了教化国家社会的一种载体?以上这些答案,如果是多选题的话,可以全是;如果是单选题,也可以全非。
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有一本经典奇书,叫《文心雕龙》,作者刘勰,他总是提起做过的两个梦,影响了一生。一个是小时候,梦到天上彩云,色彩鲜艳,炫目好看,他上去采摘,这个梦的象征是:他的文彩风流,文思泉涌,既有天分,也有后天努力,于是他有了今天这样的写作功力;另一个梦是中壮年时,梦到自己手捧丹漆礼器,随孔子南行,他认为这是孔子托梦,要他承继遗志,努力拯救文风不振的弊端,这就成了他写作《文心雕龙》的*动力之一。而这个为文之心,就是“文心”,表现在各种文体之上;写作与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则是“雕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刘勰讲了这么多,用现代的话来讲,其实他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所谓的文学,是源自于你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感受,然后用有别于平常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心”是“雕龙”的基础,“雕龙”是“文心”的呈现。
我们再回到*段,阅读经典是培养学习“文心”的好方法。涵养咀嚼,悠游其中,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领会传统之美与乐。当然,在这个到处简化、充满各种怀疑的时代,也有人质问:何谓经典?为什么经典是这本而不是那本?为何经典作品选择此人而不是那人?为何经典只描写这个肤色而不控诉那个身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几百万个为什么,可以不断批判下去。
在西方学界中,有所谓的憎恨学派(School of Resentment),名字听起来吓人,其实这些人只是不满经典的组成方式,因此要削灭经典的*性,把它们从神坛上拉下来。诸如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学派等等,认为过往的经典,要么只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展现,不然就是精英阶层的产物,又或者就是白人为主,忽略了世界上各式各样、多元而丰富的人类文明与心声。
这种批评,当然也很有道理。经典确实有许多不足,但能否就此打倒经典,或可再论。毕竟除了以性别身分、肤色阶级、国族社会等理由之外,他们仍不足以说服我们:不再读经典,到底是为什么?舍弃经典的“文心”“雕龙”、文学价值、深刻哲理,我们又该读些什么?
难道就因为《史记》没有描写到广大人民,就不是经典,我们就不该读吗?解构经典,为何我们就得放弃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然后要去读许多奇奇怪怪的作品,只因作者群比较特殊,是女人、黑人、弱势人或不同阶级所写,寓意了所谓反精英、反*、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这就得讲到经典的重要性,经典的价值,不在于什么放诸四海皆准、上下古今皆通的大道理。而是在于它的永恒性,影响深远。所谓的经典,不同于其它的书,就在于读者在面对它时,不是一昧地崇拜或信仰,而是引发了我们的焦虑。在阅读过程中,与经典对话,可能想去抗议、修正、调整,经典可能引发我们的灵感,也可以引发我们的不满。
我们甚至可以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纪或环境,读经典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经典还是经典,文字内容并不会变,变的只会是我们,这就是当下的生命感受──说到底,仍在于“文心”。
因此,所谓【
北京国学院培训中心】的经典,并非一个封闭的系统,也非僵化的铁板一块,它永远跟我们的“当下”有关。可是,经典的意义固然丰饶,总得我们去读。经典的意义与价值,永远是从阅读中产生的。如果不读,经典只能是孤独而寂寞的。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抱持开放的心灵,重新阅读经典,咀嚼经典带给我们的意义,源头活水不绝,生命才不会干枯、空虚。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声明:本文为国学院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